临沂临沭县主动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基层网格警务员职能作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突出的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推动队建制向基层延伸
齐鲁法治(临沂讯)于清林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接轨《社区矫正法》的实施,临沂临沭县主动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基层网格警务员职能作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突出的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推动队建制向基层延伸,打通队伍建设“最后一公里”,该举措属临沭县首创,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相关经验获得省司法厅、市司法局高度认可。
一、抢抓机遇,靶向发力,建设标准化协管队伍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利用队建制改革,疫情防控,冬奥会、全国两会安保维稳等契机,向县领导报告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重视和支持,快速推进协管队伍建设。如向县委政法委递交《关于要求建设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报告》,得到临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岳磊的批示,“充分发挥网格警务员职能作用,优中选优,配齐配强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待遇保障等相关措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发展”。
二是优化人员结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需要,从网格警务员中靶向筛选,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体,尽量老中青梯次搭配;在文化结构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矫正协管员力争达到 90% 以上;在专业结构上,具有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背景的要占一定比例。截止到 2022年6月,社区矫正对象与社区矫正协管员3:1的比例配足。
三是构建制度体系。按照“专业化培训、规范化运作、制度化考核”的要求,突出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谨性,建立完善由管理考核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激励制度等构成的一系列社区矫正协管员管理制度,形成体系,夯实协管员日常管理基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协管员队伍。
二、突出优势,精准施矫,发挥特色化协管作用
一是织密“动态”监管网络。将队建制继续向村居(社区)延伸,使矫正监管的这张网更加细密。在全县236个行政村设立协管工作站,在县镇两级社区矫正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协管工作,反馈相关信息,“动态”掌握全县450余名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织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网络,确保矫正监管到位。如两会期间,临沭街道辖区1名社区矫正对象欲参与村民联名非法上访,协管员发现后及时指明其要害,并告诫他有问题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解决,使其主动撤回了签名。
二是发挥“乡邻”教育优势。协管员都是对社区矫正对象底数清、情况明的“乡里乡亲”,他们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教育,不仅便于找准切入点,而且更有针对性。自成立以来,社区矫正对象每月人均接受教育的频次提升4次,再犯罪率下降10%,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郑山街道1名社区矫正对象参与赌博输了钱,不愿同家人讲,不敢向中队汇报,协管员同他聊天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指出参与赌博可能导致再犯罪的严重后果,并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这名社区矫正对象未再去赌博,避免了危害的扩大。
三是实施“赋能”帮扶策略。为解除社区矫正矫正对象的后顾之忧,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协管员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有针对性的为社区矫正对象制定精准的帮扶策略,实现“赋能化”帮扶。自协管员队伍成立以来,80%以上的社区矫正对象成为本村居(社区)的公益服务人员,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被推荐合适的企业工作,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走上自助创业之路,变身致富带头人。
三、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探索多元化协管模式
一是与“队建制”全面接轨。为进一步发挥协管员的优势、特长,深化协管制度,临沭县将结合社区矫正“队建制”实践,把协管员队伍纳入社区矫正执法大队管理序列,明确工作职责,写入《临沭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中。通过协助大队、中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调查评估、日常监管、教育帮扶等工作,推动“队建制”向基层延伸,打通社区矫正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二是与“社会面”广泛结合。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三十五条,“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扶工作。”的规定。临沭县将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探索成立3支专门化的教育帮扶协管员队伍。成立法治宣传员队伍,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检察官、法官组成,协助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工作;成立文化讲师团队伍,吸纳展馆讲解员、县融媒体记者、国学讲师、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参与,协助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成立“日新暖阳”帮教团队伍,由部分爱心企业负责人组成,为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安置。通过成立专门化协管员队伍,实现社区矫正“队建制”的外延向社会延伸,蹚出一条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工作的新路子。
三是与“智慧化”深度融合。依托新建成的县“智慧矫正”中心和镇街分中心,积极推动协管员队伍“智慧化”改革,充分发挥省智慧矫正平台、采购的协矫通软件等设施设备作用,线上开展相关调查评估、日常监管和教育帮扶等协管工作,实现协管员队伍与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中队的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责任编辑:于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