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齐鲁法治网门户网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logo_03.png

反诈+普法 为群众添“慧眼”

2022-09-27 00:00:00   来源:齐鲁法治网    点击:   字体大小:

近日,济宁微山县韩庄镇村民刘某发现高中放假在家的儿子正在收集亲人的手机验证码,并声称每个手机验证码能卖十元左右,引起了刘某的警觉

    齐鲁法治(济宁讯)李春军   买卖“手机验证码”无门槛,轻松赚大钱?小心误入犯罪陷阱。
    近日,济宁微山县韩庄镇村民刘某发现高中放假在家的儿子正在收集亲人的手机验证码,并声称每个手机验证码能卖十元左右,引起了刘某的警觉。通过询问得知,刘某儿子的微信中有一个名为“抖音推广”的微信群,只需向群主发送手机号,接着告诉群主手机接收的验证码便有红包入账,一些人甚至一天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因为操作简单来钱快该微信群吸引了很多本地的学生及家庭主妇,当然也很快“吸引了”当地的网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刘某自豪又有些后怕的说:“多亏我参加了司法所组织的反诈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学到了很多反诈知识,让我儿子和他同学及时退出了微信群,他们才没有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工具人’。”

    据悉,该群主购买手机号码及验证码后,提供给他人注册相关软件,由于大部分电话号码为实名注册号码,承载了真实的公民个人信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用于刷单、刷流量、拉新人,还可能产生其他不确定的严重后果。买卖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的行为触犯了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利用该手机号注册的软件实施诈骗以及出借银行卡手机卡的行为触犯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电信网络诈骗的上游犯罪。
    针对近年来诈骗案件的多发态势,韩庄司法所联合普法志愿者多渠道、全方面、深层次开展系列反诈宣传活动,同时以案释法,全链条介绍涉诈犯罪,全力筑牢反诈铜墙铁壁,让群众增强了防骗意识和防范能力,不仅捂好自己的钱袋子,还添上一双识破违法犯罪的慧眼。

责任编辑:于清林